Skip to content

有关的量化交易概念

1、量化交易概念

量化交易是借助现代统计学和数学建模的方法,使用海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回测研究,评估策略的优劣,找到盈利与风险的平衡点,并依靠计算机配置多元化的投资组合,以实现降低系统风险并克服人性弱点的作用,使投资决策更科学,更理性。

量化交易是一个交易的概念,用户可以把平时的交易思想,写成交易策略模型,让电脑去执行这些交易思想,自动下单。利用电脑的计算能力和铁面无私,提高下单的速度和效率,避免交易受到情绪的影响,理性交易。

量化交易也是一个研究的概念,量化交易软件都提供丰富的历史数据和收益/风险的多角度的模型评估算法,用户可以在电脑的仿真交易环境下,去测试、改进策略模型,来促进交易思想快速成熟,节省动辄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实盘验证期,节省实盘需要的真金白银成本。利用电脑的历史数据存储能力,能节省时间,节省金钱。

一段高手 指标量化,用电脑成功突破了情绪对交易的影响

  • 代表性观点:量化不就是按指标操作嘛! 一段高手具有编写公式的能力,能把技术指标改写为自动下单模型,让电脑来下单,让交易更有纪律,更加一致,成功避免了情绪化的影响。 对于一段高手来说,电脑的作用是执行,执行的是多年的实盘总结出的策略。

二段高手 策略生产,用电脑生产出新策略

  • 代表性观点:量化不就是回测嘛! 二段高手把自己的的灵感和新想法写成模型,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样本,对模型进行回测,验证想法的有效性,测出模型的盈利性。然后把模型在模拟交易上运行,进一步验证模型的盈利性,对照模拟交易的结果,对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,最后模型拿到实盘去运行。 对于二段高手来说,电脑的作用不仅是执行,更是生产策略的机器。

三段高手 资金管理,通过模型组合实现更稳定的盈利水平

  • 代表性观点:量化不就是资金管理嘛! 三段高手拥有自己的模型库,在模组里对一个合约加载不同特性的模型,有针对震荡行情的,有针对趋势行情的,加载的k线周期也不一样。每一个模型分配一定量的资金,每一个模型在自己的资金池里运行,资金回撤到一个阀值定会自动进行平仓或清盘等风控操作。 对于三段高手来说,电脑更是风控的助手。

四段高手 修炼成精,能够用量化扑捉市场的各种机会

  • 代表性观点:量化就是捡钱包的机器。 四段高手具有盘口模型的编写能力,编写的模型能扑捉到盘口偶然出现的不合理性,利用不合理性来做套利、抢帽子等类型的交易。 对于四段高手来说,电脑更是扫描钱包的机器。

2、量化交易起源

量化交易最早是由组合交易发展而来。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定义,只要交易的股票数量超过15只,总资金超过1百万美元,就可以被当作是量化交易。当时,量化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跟踪指数进行套利交易。由于指数权重股往往包括众多的股票,投资者很难利用人工方法对指数进行跟踪,因此利用计算机对一篮子股票进行操作的方式,成为了专业投资者的首选。这就是量化交易的雏形。

量化交易的发展,主要得益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、报价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冲基金的兴起三方面。

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,为量化交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。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,投资者可以对复杂的股票组合进行分析研究。而网络技术的发展,使得投资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行情信息进行分析,并执行买入卖出的操作。

报价方式的改变,则在客观上刺激了量化交易技术的发展。2000之前,美国的股票交易所采用的都是分数的报价方式,股票的最小变动单位是1/8或者1/16。即一只股票的价格上涨或者下跌的幅度,必须是1/8或者1/16的整数倍。2001年之后,股票报价方式全面改为小数报价,也就是说,股票的变动单位变为了1美分,或者0.01美元。报价方式的改变,大大地增加了股票价格的“琐碎”程度,股票组合的复杂性大大增加,只有计算机才能完成如此繁琐的分析。因此量化交易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。

而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大量对冲基金的兴起。由于对冲基金往往使用高杠杆的金融工具进行操作,投资风险极大。市场上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,采用传统的手工下单,可能会错失大量的操作良机。计算机由于其优异的运算性能,可以有效摒弃投资者的侥幸以及恐惧心理,成为代替人工操作的首选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,量化交易逐渐脱离了最初的组合投资的范畴,变成了依靠计算机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交易模型,分析即时行情信息,下达买入卖出交易指令的操作模式。

和传统的定义相比,现在的量化交易不仅突破了当初的股票数量的限制,突破了资金量的研制,也突破了交易品种和交易模式的限制。如今,股票、期货、期权、债券,几乎所有的交易品种上都可以找到量化交易的影子,交易目的也从最早的指数套利,发展出了非指数套利、趋势交易、高频交易等多种模式。